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宜兴紫砂工艺的传承

2015-06-13来源于:瓷库中国编辑:晨熙

瓷库中国讯 宜兴紫砂文化自闻名以来,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华历史上更是一朵独一无二的奇葩。宜兴地处江南水乡人文荟萃之地,所生产的紫砂器更是充满了丰富的文化气质。

海纳百川精品紫砂茶具-宜兴紫砂绿茶茶具
图:海纳百川精品紫砂茶具-宜兴紫砂绿茶茶具

宜兴紫砂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关于紫砂壶的记述,见于文献记载的有北宋梅尧臣、欧阳修、苏东坡等诗人的诗句。传器有宜兴蠡墅羊角山此砂古窑出土的北宋中期紫砂器:平盖龙头双条把壶、高颈六方壶和平盖提梁壶。文献记载和发掘的实物,互相参证,从而基本上明确了紫砂壶创始的年代问题。

北宋中期到明代正德年间的500多年间,无数陶工艺人为紫砂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元以至明代前期的500多年间,紫砂器为何默默无闻并缺乏记载呢?我们认为大致上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紫砂器在宋代才显露头角,产品也多为民间粗货,虽然有少数文人对它发生兴趣,但并未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普遍赏识。二是北宋时期文人雅士的嗜茶之风虽已流行,但当时饮用的是一种半发酵的膏饼茶,茶具以大口小底的盏类为主。

饮茶时将碾碎的茶膏末放置在盏中,用沸水点注,以茶汤表面能浮起一层白沫者为佳。

故茶具中亦以黑釉的兔毫盏和鹧鸪等为最上等,而无釉又较粗糙的早期紫砂器,只能作为煮水或煮茶之用。三是在初年的宋金战争中,宜兴地区是战场之一,陶业生产出受到了影响;到了元代和明代前期,又由于"匠户制"的束缚,使手工业生产受到很大摧残。因此,包括紫砂器在内的宜兴陶业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有记载可考或有传器可证的最早的紫砂壶名手,当推明代正德年间的金沙寺僧和供春。从明代周高起着《阳羡茗壶系》以来,一直把金沙寺僧和供春两人尊为紫砂壶的艺术大师,尤以供春最为后人注意。把紫砂茶壶从一般粗糙的手工业品推进为工艺美术的创作,应该归功于供春。

泱泱中华,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作为早期实用茶具的紫砂壶,从宋朝开始,由于文人丰富想象力的渗透,如苏东坡之提梁壶,陈曼生之曼生壶,都已成为紫砂茶壶的经典代名词,这些脍炙人口的典故,无不昭示着宜兴紫砂的发展,与历代文人关系之密切。

同时,我们亦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为新时代的紫砂传人,同样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

云南鲁甸地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伤亡惨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