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紫砂壶的雕塑艺术

2015-05-31来源于:都市快报    编辑:晨熙


鱼龙化壶

【“淘”瓷生活】

文 吴光荣 (中国美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

装饰工艺是提高传统陶瓷质量和艺术价值的极为重要的手段。尤其是宜兴紫砂壶,因里外不施釉,就需要有较高的制作水准及装饰,以满足不同层次使用者的需求。另一方面,装饰本身还具有时代性,它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

五百年来的紫砂壶艺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或多或少地都留下了各个时期的痕迹。在装饰发展与演变之中,始终体现着多种风格的平行发展。即文人雅士所倡导的注重其文化内涵,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壶风格,另一方面为百姓所喜好的注重外表象形之意趣的花壶,两者在使用泥料、造型及装饰手法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但最终,作品都出自于从业者之手。

文人及某些上流社会人士的参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给从业者以极大的鼓舞,使从业者增加了自信、勇敢,认真地在自己的壶上落下了款名。有了款名,紫砂茗壶便迅速发展起来。

五百年来,紫砂壶艺的发展除了多以光货为主流之外,紫砂壶的装饰发展亦有多种,归纳一起有:雕塑、印花、贴花、镂雕、浮雕、剔红、描金、陶刻、纹胎、泥绘、珐琅彩、粉彩、炉均釉、包锡、镶铜锡、镶嵌与复合材料、胎中加砂、磨光、贴花纸等。这一期我们专栏来谈谈雕塑。

陶瓷中的雕塑艺术,在我国起始很早,远在商代已盛行,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已表明当时的雕塑艺术已十分成熟。

紫砂陶中的雕塑作为一种装饰方法,在1976年7月宜兴羊角山古窑址的发掘中就已出现在出土的部分残器中,有一“龙头型壶嘴”(图一),其制作方法为捏塑,泥料、制作工艺都较为粗糙,应是早期紫砂壶作品。此重装饰方法在后来形成花货类型的紫砂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静止的雕塑器皿演变为局部可活动的紫砂壶,如今常见的有龙头、风嘴、莲子、枯树、梅段、百果壶等。

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英国人波西尔的著作《中国美术》,书中对宜兴窑紫砂器大加赞赏,称紫砂壶为“奇式茶壶”,其中就刊登了一件“百果壶”,该壶身筒为淡黄色反置石榴形,周围饰以各种不同种类之果形(仿真雕塑制成),壶嘴为藕节形,盖为菌形,把为菱角,下有三足,拟莲房、荔枝、胡桃之形,壶嘴旁盖一图章,造型自然、生动有趣。除此之外,还包含有多子多福,及对子孙健康、祝愿之意。

莲形软提梁壶(图二),通高8CM,陈鸣远款,苏州文物商店藏,壶身成莲蓬形,共八片莲花叠组成,壶腹下部渐收敛。壶嘴形为荷叶卷成,壶身为莲形。上有六颗莲子,装饰在圆形周围,纽和莲子皆能活动。壶肩部装有一藕节形银配(提梁),此种装饰方法在原有的装饰基础上增加了动感,也增加了趣味。

鱼化龙壶(图三),高10CM,口径7.5CM,邵大亨制。该壶呈圆球状,通身作海水波浪纹,线条流畅明快,块面简洁。海浪中伸出一龙头,张口睁目,耸耳伸须,从口中吐出一颗宝珠,生动自然。壶盖上也似一片海浪状,壶纽为一立体龙头从盖顶中伸出,似从海浪中探首而出。龙头伸缩自如。壶把为一龙尾,情趣动人。此种造型一直流传至今。

但鱼化龙壶并非邵大亨初创。据周高起《阳羡名壶系》神品记载:陈仲美,婺源人(原为安徽徽州地区,现为江西)。初造瓷于景德镇,以业主者多,不足成其名,弃之而来。好配壶土,意造诸玩,如香盒、花杯、狻猊灯、辟邪镇纸,重锼叠刻,细极鬼工,壶象花果,缀以草虫,或龙戏海涛,伸爪出目。至塑大士像,庄严慈悯,神采欲生,璎珞花鬘,不可思议。可见陈仲美到了宜兴之后,对紫砂壶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一是把景德镇造瓷技术和造型装饰手法等带到了宜兴,二是仿自然形器皿增多了,拓宽了紫砂陶的表现范围。文中提到“或龙戏海涛,伸爪出目”。应该指的是“鱼化龙壶”,可见陈仲美早已制作过“鱼化龙壶”,并非邵大亨初创。

云南鲁甸地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伤亡惨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