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河北“80后”残疾小伙儿雕刻精彩人生

2015-09-06来源于:中国新闻网编辑:清语

“这是八仙过海,这是十八罗汉……”3日,在河北省永清县“80后”残疾小伙儿宋建康家中,他指着橱窗中精美的橄榄核作品。

今年27岁的宋建康因小时候触电导致腿脚残疾,他没有因此消沉,四处学习雕刻技艺,凭借手中的刻刀,让模样普通的橄榄核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如今,宋建康靠着自己的手艺不仅摆脱了生活的困境,还创办了工厂,他决心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残疾人。

意外触电险丧生

“要说如何与雕刻结缘,要从我小时候的一次事故说起。”宋建康说。

宋建康生于永清县别古庄镇王希村,家中虽然不是特别富裕,但在父母和两个姐姐的关爱下,宋建康的童年生活很快乐,然而一次事故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宋建康13岁那年,正值学校过年放假,他与几个小伙伴来到村里一家停业的工厂里玩耍。宋建康不小心踩在一根未断电的高压电线上,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同行的小伙伴们看到后手足无措,马上跑到宋建康家里报信儿。

父母闻讯赶到事发地点,发现儿子从头到脚被高压电击穿了,浑身是血,立即将宋建康送到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当时看到宋建康的伤情,医生觉得这个孩子救活的可能性不大。经过两个多月的住院观察,宋建康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由于触电,宋建康脑细胞大量死亡,导致肢体无法动弹,只能回家慢慢疗养。

从此,母亲专职在家照顾儿子,地里的农活全都交给父亲打理。除了照顾衣食起居,母亲还每天坚持帮宋建康做恢复训练。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4个月后,宋建康的肢体开始有感觉了。“我永远忘不了母亲当时高兴的神情。”宋建康说。

随着肢体感觉逐渐恢复,宋建康开始尝试一些简单动作。起初只有左手能动,慢慢地发展到手腕、胳膊、左脚、左腿,再到右手、右腿……恢复训练一年以后,宋建康已经可以借助拐杖走出家门了。

自强小伙儿结缘橄榄核雕刻

恢复行动能力后,宋建康回到学校继续学业,但从前活泼好动的他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那时候心里很自卑,看到别的小朋友能跑能跳,觉得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的,不愿意和大家交流。”宋建康开始和大家疏远起来,小伙伴们来家里找他玩,他也不愿意搭理大家。

为了给宋建康治病,父母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几万元债务。小学毕业后,宋建康深知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没有继续求学。

经过几年修养和康复训练,宋建康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双手并无大碍,走路虽然不用再借助拐杖,但腿脚却一直不太灵便,特别是左腿因为电击发育迟缓,比右腿稍短一点。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宋建康属于三级残疾。

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宋建康开始找点力所能及的事儿干。“起初是放羊,后来觉得一个大小伙子总放羊也不是回事儿,就想干点别的。”宋建康说。

2005年,宋建康偶然得知邻居家有个亲戚做橄榄核雕刻生意。由于从小喜欢雕刻,宋建康听到后很感兴趣,决定到那个亲戚家去看看。“别古庄镇做橄榄核雕刻的很多,有的规模很大,效益很好。”根据自身情况,宋建康认为橄榄核雕刻正适合自己。

2005年6月,宋建康拜后刘武营村冯国清为师,学习雕刻。

身残志坚刻苦学艺

后刘武营村距离王希村七八里地,宋建康每天骑着三轮车来回两次,每次要在路上走半个多小时。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教了一些基本动作后,便让宋建康自己练习。“师傅让我在木头上刻字,用这种方法练习基本功。刚开始手不灵活,刻刀老是划着自己。”宋建康说着撩起袖子,手背上的道道疤印至今清晰可见。

为了尽快掌握这门手艺,宋建康每天勤学苦练。别的学徒一天最多练七八个小时,他最少练十个小时。“每天到了师傅那儿就是坐下来刻木头,中午回家吃个饭,回来接着刻。”

作为学徒里唯一一个残疾人,宋建康不但没能得到师傅的特别照顾,有时还会受到“刁难”。相同时间内完成的作品,其他人的都能过关,宋建康雕刻得更好,却被师傅打回重做。“要学你就好好学,不学你就赶紧走。”师傅态度冰冷。被师傅的话一激,宋建康的倔脾气上来了,决心要做个好的给师傅看看。当天晚上,宋建康把雕刻工具带回家,一直刻到后半夜。第二天,宋建康将自认为满意的作品放到师傅面前,想给师傅一个“惊喜”,没想到师傅却淡淡地说了一句“凑合”。这让满心期待的宋建康一下子失落起来。

云南鲁甸地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伤亡惨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