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从明代犀角雕莲花瓣形杯看犀角雕刻品的鉴定

2015-08-26来源于:《东方收藏》编辑:雨露


犀角雕莲花瓣形杯

在2010年“央视寻宝——走进徐州”活动中,徐州收藏家协会会长张继超先生珍藏的一件形如莲花瓣的犀角杯得到了寻宝专家团的高度评价。这件犀角杯约长25、宽13、高12厘米,重100多克,其色棕黑,包浆厚实,光泽灿然,仅莲瓣杯的内外口沿处色显棕黄,起毛茬,无光泽,应是当时杯的主人饮用留下的痕迹。该杯的制作工艺一丝不苟,规整而严谨。除了杯外壁口沿处有一道边饰外,全为素工。然其线条挺拔犀利中见圆润,无论阳线或是阴线,如杯的口沿和底足。杯内底中心凸起的一条筋线,手抚之既有楞手的感觉又体会到舒畅润滑。杯的内外平面处皆光洁圆润光可鉴人,又从杯口边饰上的图案花纹可以探知该杯应不是中原地区的传统特色与风格。再细细地嗅闻该杯,或将该杯在毛皮上轻轻地摩擦,就会嗅到一股腥味,其味类似淡淡的麻油清香或中药味。细审该杯的外壁和内壁,能看到明显的横向的粟米纹(也称鱼子纹)和纵向的像甘蔗一样的直线形纤维。可以说该杯的质地柔嫩细结含蛋白质,它不是角质的,而是指甲状的纤维。

纵观该杯的材质、纹理、气味、硬度、包浆以及造型、纹饰、工艺等,应该是带有藏传佛教风格的明代犀角雕杯,其格调和当时拥有者的身份都非常的高。

为什么这么说呢?还得从犀角材质的特征、犀角雕刻的特色及犀角的仿制品三个方面来论述。

犀角材质的特征

在远古时代,曾经生活着许多犀牛,在商周的时候还有青铜铸造的犀牛尊和雕凿成犀牛的玉饰件,其造型逼真,显然是写实之作。犀牛的皮厚实坚固,当时多用来制作军事之用的盔甲盾牌之类,西周后期战事纷繁,犀皮的用量激增,正由于当时的狂捕乱杀,导致了中国大地上的犀牛绝迹。

犀牛角在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物之珍”、“国之宝”,除了有广泛的医药疗效外,更有辟邪镇凶保护平安的作用。唐高祖李渊的陵前亦置一对巨型的独角犀牛石雕,各重六吨。中国的道教由来已久,道教有八宝:火珠、铜钱、方胜、犀角、艾叶、银锭、珊瑚等。犀角便是其中之一,我国古代的聚宝盆中,除了金银珠宝、珊瑚玉石之外,也必有犀角一双。

犀角是毛发类物质的衍生物,而不是器官。其角呈圆锥形,几乎实心,近底部处呈蜂窝状,略中空。底基较大,角尖色稍浅淡,系灰褐色或黄褐色,含角质即碳酸钙、磷酸钙、酶氨酸等成分,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热病、惊狂等症。由于这种良好的功效,犀角被雕刻成精美的工艺品,在宋至清数朝之间,宫廷御医们将犀角镂雕成杯,盛上酒后饮用。据《本草·犀》记载:“入药惟犀角为佳。”希望在饮酒的同时得到溶于酒中的犀角的药性,强壮身体。除了杯之外,犀角雕刻还有佛像、佛具、尊、爵、觯、印章等。明代中叶至清代中期大约二百余年的时间里,犀角雕刻进入了繁荣的鼎盛时期,其独特的造型和工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犀角根据犀牛产地可以分为亚洲犀角和非洲犀角两种,亚洲犀角较短、粗,可以制成较大型的器皿,它的药用效果非常好,大大高于非洲犀角。亚洲犀角头部只长一只角,且长,亚洲犀日趋减少,濒临灭绝,故更显珍贵。非洲犀头部长有两角,一前一后,前角细长,后角短粗,其色通透,黄褐中微显赭红之色。

亚洲犀角中又可分为印度犀、爪哇犀(泰国、缅甸、越南、马来半岛一带)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犀。亚洲犀角的底盘呈马蹄形,纤维较粗,表皮和内肉纵向的纤维和甘蔗的线条状,角的基底和横切断口类似毛竹的横切断口一般,有无数的粗点粒,称“鱼子纹”、“粟米纹”。其角质柔嫩,棕褐色不透明,嗅之有一股浓烈的腥味,若角已老,表皮有一层厚厚的包浆,则须用软软的毛皮轻轻摩擦,便可嗅出淡淡的类似麻油香的腥味或中药味。角的正前方有一凹槽,正后方有一条凸筋,俗称“天沟地岗”。亚洲犀角以印度犀角为最,长约一尺左右。苏门答腊犀角最短,仅10-15厘米,然苏门答腊犀角质量最佳,药用价值亦最高。非洲犀牛有两角,前长后短,长角可达80-90厘米,其角质如水牛角,纤维比较细密,内肉呈半透明状,比之亚洲犀角的柔嫩而显得脆硬而梗,受气候温度变化以及干湿温度影响会开裂,其底盘为圆形,左右两侧较长,呈马鞍形状,腥味淡,嗅之几乎闻不出来。角之前后端亦无“天沟地岗”的特征,药用价值较低。据民国初赵汝珍的《古玩指南》载,仅为亚洲犀角的二十分之一。非洲犀角的雕刻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大多出现在晚清时期的广州。非洲犀角从这里进口、雕刻和出口,较之晚清的亚洲犀角器相形见绌。纵观该莲花杯的材质、尺寸、造型,应该是用亚洲犀角中的印度犀制作的,其截取印度犀角中的前端,将其一剖为二,可制成两个同类的莲花瓣杯。

云南鲁甸地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伤亡惨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