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叶星生:缩写西藏唐卡艺术

2015-01-13来源于:博宝艺术网编辑:于祎铭

唐卡作为雪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容与独特的艺术形式而称著于世,在2006年被国家正式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就唐卡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艺术特色,按历史阶段梳理缩写如下:

唐卡艺术
一.萌芽期——唐代·吐蕃时期(7至9世纪)
公元7世纪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617~650年)统一了蕃域,建立西藏第一个奴隶政权——吐蕃王朝。
吐蕃王朝的建立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并派遣了大臣吞米·桑布扎前往天竺(印度)学习文字,在梵文“兰查字”基础上创造了藏文,同时从天竺带回大量佛教经典,进行翻译和传播,从而引进了佛教,并以开放、包容、豁达的胸怀加强与邻国的紧密关系和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
634年,松赞干布迎请泥婆罗迟尊公主进藏成亲,636年松赞干布又派噶尔·禄东赞等三人携重礼前往汉地长安,迎娶大唐室女文成公主进藏。公元8世纪中叶第三十八代赞普迟松德赞(742~788年)从印度迎请著名佛教僧人寂护、莲花生大师来到西藏传法,并在雅砻河畔修建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桑耶寺,从而为佛法的传播建立了基地。
而作为藏传佛教传播的重要工具——唐卡艺术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与人文环境下产生。
关于唐卡的产生,据五世达赖所著的《释迦佛像·水晶宝镜》记载,为公元7世纪“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了一幅吉祥天母女神像”。在这里没有涉及绘画的材质、形制和“唐卡”这一词汇,故也只能被客观地视为“可移动的神像”。
“唐卡”一词最早的出现是来源于12世纪左右的藏文史籍《巴协》一书中关于对8世纪中叶建造桑耶寺所记载的“大丝缎唐卡三……”书中所提到的“大丝缎唐卡”,为“唐卡”这一专用词汇出现的最早的文字依据。
虽然我们无法寻觅到这三幅大丝缎唐卡的真迹,但在敦煌藏经洞中遗存所画在丝绢上的作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是公元836年由藏族画师白央参与绘制的《药师净土图》。而在西夏黑水城出土的11世纪至13世纪的布画、绢画,从内容到形制已具有唐卡成熟的特质。
二、融汇期——宋代·分裂割据时期(10至12世纪)
797~846年,由于吐蕃长期战乱,再加上王朝内部互相争斗、变乱接连发生,而逐渐走向衰退。尤其是843年四十一代赞普朗达玛所进行的灭佛运动,致使佛教在西藏的传播中断,而进入长达100余年的“黑暗时期”。
在这一历史时期,最能印证西藏早期唐卡艺术的实物遗存则是在西夏黑水城所发掘出的大量绘制在棉、麻、丝绢等材质上的独幅画,时间多为10~11世纪,其绘画风格、装裱形式成为西藏早期唐卡的成熟样式。
在题材内容上主要为各类佛、佛母、天女、护法金刚,而值得关注的是以各类高僧、祖师、上师为主题的唐卡首次亮相。
最具代表性的分别是内蒙的黑水城和宁夏拜寺口西塔出土的两幅《上师像》。这两幅唐卡的共同之处是上师均居于画面的中心位置,而且身披红色袈裟,右手上举结说法印,左手置于腹下结禅定印,双腿盘坐结跏趺与莲台之上,在背衬上基本上还是采用了源于古印度的波罗艺术风格和带孔雀、山羊的蹄形背光的古典样式。
但此画面所衬托的主体却不是神佛,而是完全人性化的高僧形象,其五官的比例、面部表情完全出于对生活敏锐的观察。
如果说拜寺口上师图的基本风格及构图形式还没有脱离吐蕃时期的波罗风格,那么黑水城的上师图则进行了大胆的突破,让画面轻松简洁许多,展现出更多的世俗情调,而两旁男女供养人的服装样式、着装方式,及女供养人脸颊的红晕则更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
所以从宋代唐卡开始,一些重要的高僧大德、历史人物便开始从人坛走向神坛,从配角转换为主角,而逐渐成为唐卡艺术中一个重要角色。
这不仅表现于这批黑水城唐卡,而且在西藏的中部地区的唐卡艺术里也频频出现,如前藏噶当派主寺热振寺所珍藏的11至12世纪唐卡《阿底峡与仲敦巴》,以排列有序的千佛作为背景,而让二位尊者在画面的中心地位,并以不同的手印、动作与神态进行交流。
另外布达拉宫所珍藏的宋代缂丝唐卡《贡唐喇嘛像》,则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精神情感的表达。
云南鲁甸地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伤亡惨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