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至贵殊灵—西藏唐卡

2015-07-03来源于:佛缘网编辑:于祎铭

西藏是艺术灵感之境。藏族艺术家在宗教、装饰、民俗等方面,都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进行各种充满灵性的创造,茜藏的山川大地社会生活无一不被这些创造装点着,行走在茜藏,就是行走在艺术的天国。
在众多的雪域佛教寺院,在多彩神奇、充满浪漫色调的艺术境界,在香烟缭绕,光线幽暗的佛殿,那铺天盖地、充满神秘色彩的壁画卷轴画,让人敬畏,使人慑服。
唐卡”(Thangka)是藏语音译,也叫唐嘎、唐喀,是刺绣或绘画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是茜藏特有的艺术门类,特指藏传佛教的一种卷轴画,在藏地任何一座寺庙、佛堂、僧舍乃至信徒家中,都供有唐卡,这既是皈依佛门的标志,也是顶礼膜拜的对象。

唐卡
唐卡的历史十分悠久,公元七世纪,佛教开始传入藏区,经过画师们千百年不断地创造,在古今民族绘画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民族特色,并逐渐形成了藏式画派。唐卡的题材非常广泛,内容十分丰富,有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宗教教义、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
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茜藏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以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
绘制唐卡以教化为唯一宗旨,因此,唐卡的绘制受到不可亵渎的神圣法则——“神佛造像法”的严格限制,一代代画师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程式,千篇一律地绘制,故绘制者从不在唐卡上署名,只在背面用朱砂写上经咒,所以,年代久远或流传遥远的唐卡,无从考证其绘制的年代和作者的姓名。
唐卡品种多种多样,除常见的彩绘唐卡与印刷唐卡外,还有刺绣、织锦、缂丝、贴花(堆绣)及珍珠唐卡等。
彩绘唐卡大多绘在布面上,也有少数绘在纸面上。绘制前,艺僧或画匠均要卜择吉日,焚香祷告,然后才一面诵经,一面备料。先把白垩粉渗进骨胶,调成糊状,均匀地刷涂在棉白布上,使布面细孔被填塞,以平整、均匀、不透光为标准,薄了,颜色要浸透;厚了,将来卷匝时会有脱落和裂纹。
刷完后,再用贝壳或圆石磨光,使之平整并易于着色。然后把画布用细绳绷在竹框或木框上,找点起稿、涂色、渲染、勾线(勾金线和贴金箔)。去框装裱,经开光仪式后便可供奉。绘画唐卡使用的颜料非常考究,如石黄、石青、石绿、赭石、朱砂、铅粉或黄德粉等等,经干磨或水磨成粉备用。绘画时,颜料中要调进骨胶和少许牛胆汁以防腐。
印刷唐卡有两种,一种是满幅套色印刷后装裱的,还有一种是先将画好的图像刻成雕板,用墨印于薄绢或细布上,然后着色装裱而成。这种唐卡,笔画纤细,刀法遒劲,设色多为墨染其外、朱画其内,层次分明,别具一格。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视之如雕镂之象,风貌典雅,富有立体装饰效果。

唐卡
贴花唐卡又称堆绣唐卡,也称剪贴唐卡。堆绣是运用“堆”的技法形成的一种刺绣艺术。艺僧或画匠在纸上绘好法像,按各部位的需要,选择各种颜色或带花纹图案的绸缎按样剪好,然后组合绣制在一起。整个图案是由一块块绸缎拼合而成的。
由于中间凸起,产生了较强的立体效果,犹如一幅丝质的浮雕。此类唐卡均由男性制作,教化之意远大于本身的艺术价值,是修行者供奉和观想的上佳选择。
刺绣唐卡是用各色丝线绣成,凡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亭台、楼阁等均可刺绣。织锦唐卡是以缎纹为地,用数色之丝为纬,间错提花而织造。缂丝唐卡是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用各色纬线仅于强烈的装饰性。有的还在五彩缤纷的花纹上,把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金彩辉映,显得灿烂夺目。
缂丝是我国特有的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上的特种工艺品。这些织物唐卡,质地紧密而厚实、构图严谨、花纹精致、色彩绚丽。茜藏的织物唐卡多是内地特制的,其中尤以明代永乐、成化年间传到茜藏的为多,后来茜藏本地也能生产刺绣和贴花一类的织物唐卡了。
此外,还有一种高绣唐卡,是一种濒临失传的唐卡艺术,走遍整个藏区,只能在塔尔寺见到这种唐卡。这类唐卡采用各种彩色绸缎剪成佛像、景物等形状,充塞羊毛或棉花,使中间凸起,然后用丝线绣制而成,具有极强的立体感。
画中的佛、菩萨、罗汉等大都由深色背景衬托、呼应,宛如一幅幅精美的浮雕。
云南鲁甸地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伤亡惨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