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工艺面临失传 漆器将成收藏热门

2015-07-23来源于:重庆数字报编辑:兰兰

近来,精品漆器频频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拍出高价。而另一边,却是我国传统手工漆艺大师普遍年龄偏高而又收徒难,造成手艺即将失传的窘境。漆器收藏业内人士预测,随着这些漆艺大师离世,中华传统漆器将成为收藏热门。

中华漆艺面临失传窘境

2006年,北京雕漆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去年,我市也将重庆漆器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1月底在三峡博物馆举办的我市首届工艺美术展上,三家本土漆艺厂参展,重庆漆器与大足石刻和挑花刺绣一起被作为重点展示。

然而,传统漆艺却面临即将失传的窘境。我国传统手工漆艺大师普遍年龄偏高,却又收不到徒弟。“漆器制作工艺冗长而又枯燥,现代年轻人难以忍受坐在工作台上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只做出一个作品。”重庆大松漆器的总经理邓松一语道破中华传统漆艺面临失传窘境的原因。

国际市场前景看好

“中国从6900年前就开始有漆器了,而漆艺在唐朝传入日本后,却被他们发扬光大,如今在国际市场上走俏,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邓总表示,端庄大气的中华漆器近些年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也越来越得到收藏家的青睐,2006年5月21日,一个汉代的描金漆器三足盆式尊在拍卖会上以1155万元的价格被拍走,同年,元代漆艺大师张成造的剔红牡丹纹盘在拍卖会上以407万元的价格被买走。而在香港收藏品交易市场中,漆器收藏也开始升温,10余年前卖几十万元的器物,如今价格在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

而现代漆器中,价格最高的是北京雕漆工艺制作的漆器,受其器物大小、品相和大师知名度的影响,单件作品价格都在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

一、 漆器的胎质及制法

漆器主要有木胎和夹胎两种。也有少数为竹胎。木胎的制法有轮旋、割削和剜凿、卷制3种,不同器形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夹胎是先用木头或泥土制成器型,作为内模,然后用多层麻布或缯帛附于内模上,逐层涂漆,干实以后,去掉内模,便剩下麻布或缯帛的夹胎,这便是所谓“脱胎法”。

二、花纹和装饰

漆器上施花纹,有下列几种方法:

1.漆绘:用生漆制成半透明的漆液,加上各种颜料描绘于已经涂漆的器物上,色泽光亮,不易脱落,大多数漆器的花纹都用此法绘描。

2.油彩:用油汁(可能是桐油)调颜料,绘描于已涂漆的器物上,所绘花纹因油脂年久老化,易于脱落。

3.针刻:用针尖在已经涂漆的器物上刺刻花纹,称为“锥画”;有的器物在刺刻出来的线缝内填入金彩,产生了类似铜器上金银错的花纹效果。

4.金银箔贴:用金箔或银箔制成各种图纹,贴在器物的漆面上,呈现了类似“金银平脱”的效果。纹样的特点是细致而流利。

5.堆漆装饰法:长沙发现的西汉大墓漆棺上的花纹,都是用浓稠的厚颜料堆起,玉壁上的涡纹和花纹上的边线,都是用特制的工具将厚颜料挤出作为钩边线和涡纹,高出一层显出浮雕效果,“识纹隐起”系属堆漆技法之一。这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在两千年前就创造出这种堆漆的表现技法,说明汉代的漆艺已极精妙。

西汉中期以后,流行在盘、樽、盒、奁等器物的口沿上镶镀金或镀银的铜箍,在杯的双耳上镶镀金的铜壳,这便是所谓“银口黄耳”或“器”。有些漆器如樽、奁和盒的盖上常附有镀金的铜饰,有时还镶嵌水晶或玻璃珠。

汉代漆器的纹样以流云纹、旋涡纹、变形蟠蠡纹、菱格纹和飞禽走兽辟邪为主,色彩多为红黑二色相间,或用朱、青,或用朱、金彩绘,强烈大方。人物画多一孝子故事和神仙羽人为当时的题材,有的描绘神仙或飞廉,并配以鸟兽在流云中奔驰之状。线条流动,有如行云驾雾遨游太空。这类题材与汉代墓室,享堂的画像石、壁画、画像砖之类的题材大致相似。它同样是一种神仙升天思想的反映。西汉前期的漆器,花纹富丽而繁复;东汉的漆器,花纹比较简素。从西汉中期到东汉,少数漆器的花纹是神仙、孝子及其他以人物为主的故事画。

云南鲁甸地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伤亡惨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