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古琉璃收藏才刚开始

2015-06-18来源于:深圳商报     编辑:兰兰


琉璃料器坚守昔日辉煌
在当代玻璃艺术逐渐兴盛的同时,古琉璃收藏亦在不断发展之中。中国琉璃网创始人牧之是圈内知名的琉璃鉴赏、收藏家,对于国内的古琉璃收藏情况,他总结为:刚刚起步,方兴未艾。

牧之解释说,之所以说刚刚起步,是因为相比玉器、贵金属等类别,国内古琉璃还是一个较为小众的收藏领域。流通市场上少见专门的古琉璃专场,往往与其他古玩杂拍;国内专门从事古琉璃研究的藏家和鉴别师也不多。反而是日本、美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地,对中国古琉璃的研究更为深入和系统,出版了不少专著和论述文章。方兴未艾则指其艺术和市场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发展前景广阔。

古琉璃曾出现两大巅峰期

牧之本人从事古琉璃收藏的时间也不长。2005年前后,他筹建中国琉璃网时,考虑更多的也是当代琉璃。直到网站上线之后,陆续有藏家咨询古琉璃的收藏状况,牧之才开始较为系统地学习和收藏古琉璃。由于是国画专业出身,对古代工艺美术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牧之很快成为圈内的专家级人物。

牧之介绍说,从事古琉璃收藏,首先要厘清古今对琉璃的不同定义。今天所说的琉璃,是指人造高铅水晶玻璃;而在中国古代,最初并没有玻璃的称呼,琉璃指的就是玻璃。直到宋朝,才出现了“玻黎”这一称呼。到了明、清之后,为了与琉璃瓦(铅釉陶瓷)相区分,玻璃才逐渐取代琉璃成为一类器物的通称,因此北京才有琉璃厂、玻璃厂的区分。

中国制造琉璃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出土的西周文物中已经有原始的玻璃管珠。到了战国至汉代,工匠对炉温的把控已趋稳定,琉璃的质量得到保证。而在造型艺术上,秉承当时的社会风气,这一时期的琉璃制作严谨、端庄大方。牧之认为,无论从技术还是艺术角度,这都是中国琉璃的首个巅峰时期。

遗憾的是,由于琉璃在中国并非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传统的琉璃制造工艺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直到清朝,以西方吹制工艺制造的宫廷玻璃器皿,形成了中国古琉璃的第二个高峰。由于宫廷特色浓厚,因此这一时期的琉璃制品颇受收藏者的喜爱。加之其保存量大,成为琉璃拍卖的主要类别。

价格已暴涨却仍被低估

随着近几年古玩和艺术品市场的热炒,相对冷门的琉璃价格也已经暴涨。牧之介绍说,2004年前后,在民间收一颗战国蜻蜓眼琉璃珠只需要几千元,品相好的也不过万元;到今天,蜻蜓眼的价格已经涨到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前两年香港佳士得曾经有过琉璃的专场拍卖,成交价格普遍比预估价格高出三至五倍,证明琉璃的收藏价值正逐渐得到藏家的认可。

但另一方面,普遍认为琉璃的收藏价值仍被低估。琉璃是中国五大名器之首、佛家七宝之一,但相比其他类别的古玩,琉璃器物的价格水平和涨幅仍然落后。香港佳士得中国艺术藏品专家波拉·安特比认为,“这类藏品价格不高,部分原因是藏家还未真正将注意力转移到这种艺术品上来。拍卖会上的中国古典琉璃器皿的展品并不多见,因此它的名气稍有逊色。”

牧之认为,西方国家将琉璃(玻璃)制品作为日常用具,以实用为主;而中国则主要作为礼物、玩物,更讲究精致细巧。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古琉璃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但一个反常的现象是,西方的古代玻璃制品,在中国卖得比原国还要贵,罗马、印度的玻璃珠在中国国内的价格翻倍上涨。以此为参照,中国古琉璃的升值空间理应更大。

鉴赏古琉璃需具备综合知识

在谈到古琉璃收藏时,琉璃工房创始人之一张毅曾多次提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草创时期,曾经花费了大量财力、精力收集中国古琉璃。当时古玩市场远不像如今这么正规,往往一纸传真过来,告诉他们有一批古琉璃要出手,告知价格和交易截止期,只问他们“要,还是不要”,不要就卖给外国人,连张清楚的图片都没有。琉璃工房只能勒紧腰带,将这些素未谋面的琉璃买下。不过,由于古琉璃制法失传已久,当时对这些“小玩意”感兴趣的人也不多,倒是很少遇到赝品。而到今天,在利益驱使下,古琉璃也和其他古玩一样,充斥着赝品。“去古玩市场看到的古琉璃,90%、甚至99%以上都是假的。”牧之这样告诉记者。

对于如何鉴定古琉璃,牧之给藏家的建议是“三多”:多去博物馆看真品、多看书了解相关知识、藏家之间多交流。和牙雕、玉器等不同,琉璃的材料就是人造物,因此对材料成分进行技术鉴定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而不是决定琉璃价值的主要依据。牧之表示,判断琉璃的真伪和价值,更多地还是要靠经验,分析造型、纹饰等特征与制造年代是否相符,配料颜色与出产地特点是否吻合等。这就要求藏家具备一定的文史功底和综合知识,否则就容易上当。

云南鲁甸地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伤亡惨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