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清代御用文房用具

2015-01-06来源于:《文物天地》编辑:随枫

文房清供特指书房清雅的陈设器具,即与笔墨纸砚相应发展而来的各种辅助用具。根据不同用途,有笔架(笔床、笔船)、笔筒、笔洗、笔舔、水丞、砚滴(水注)、砚屏、墨床、镇纸、镇尺、臂搁、印章、印盒、印规、仿圈、纸刀等书写用具。这些辅助用具的出现要晚于笔墨纸砚。
文房清供自汉代开始兴起,唐宋时期得到发展,出现多种不同用途形式的文房器具,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成为点缀书案、赏玩自怡的书斋实用陈设品。这些器具制作小巧精致,常陈设于书斋文案,明代文人又称为“斋中清供”,并出现了记述文房清供的专著,如屠隆《考盘余事》、《文房器具笺》、文震亨《长物志》,详尽记述了书斋陈设器具及其发展演变,所列品名多达四十几种。
明清以来,书斋陈设极为考究,“几榻有度,器具有势,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文房器具更是精巧而自然,成为极具个性,既具有实用价值,又体现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珍品。
清代特别是清前期,各种手工艺制作兴盛发展。康熙时,招募各地贤才艺能者供奉内廷,并建立内务府造办处,其作坊林立,专门制作内廷御用和室内陈设器具,其中包括文房清供,数量可观。皇帝所居之处,斋堂轩室都需要大量清供陈设,无论行宫内廷,书写用具不可一日或缺。
据档案记载,清代皇帝根据个人的喜好,都要增设和更换各处陈设。特别是乾隆时期,宫廷文化生活极为丰富,制作了大量文房陈设器具并传于后世。乾隆皇帝喜好古籍、文玩、字画,在位六十年间,内廷收藏丰富,《西清古鉴》、《西清砚谱》、《四库全书》等都是在此间完成的,乾隆御笔诗文画作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些都需要大量笔墨应用,作为书写必备的笔墨纸砚及文房器具的制作,也达到了极盛。
嘉庆、道光以后,开始禁止扬州贡玉,或酌减贡物,文房器具的制作规模逐渐缩小,各地进贡物品的数量也明显减少。其质地、种类日渐式微,制作工艺也不及前朝。 
康熙、雍正时期的文房清供
|康熙时期,文房清供器具种类丰富,主要表现在各种瓷质文房器具呈现繁荣景象,笔架、臂搁、笔筒、水丞形制、釉色多样,如墨彩、粉彩、青花、单色釉、豇豆红釉、冬青釉、粉白釉、粉青釉、珊瑚釉等。墨彩,为釉上彩,烧成于康熙时期,其墨彩竹枝臂搁、墨彩笔筒等制作典雅,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制品。
还有最为名贵的白釉暗团龙纹太白尊式水丞,造型为直径小口,圆腹,平足,底部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款。极为少见。粉白釉水盛制品也较为流行。冬青釉龙纹文具盒造型独特,以调色为主要用途,也是康熙时期特有的精品。
画珐琅制品也颇具宫廷特点。康熙御制画珐琅莲瓣式水盛,造型新颖,巧作盛开的莲花,粉色花瓣朵朵鲜艳,铜镀金口沿,并附铜镀金水勺,底部有青花楷体“康熙御制”方印款,铜胎厚重,制作精美,具有康熙时期典型特点。另外还有康熙处理朝政专门制作的铜珐琅暖砚。
这一时期民间流行的紫砂器具也进入宫廷。清初,紫砂制品提炼精纯,砂泥细腻,烧制技术更为成熟,在康熙、雍正时期极为流行,始有贡品。紫砂砚品较少,但也颇具古雅,并有多种色泥,如白、黄、秘色、褐色等砂泥。内廷所制紫砂笔筒,造型出新,不拘一式,有圆形、方形、树桩形、竹节形等多种形制,并堆塑、施彩描绘,或水墨写意或山水人物。还有刻花水丞、笔洗、臂搁、秋叶笔添、白果砚滴、题诗水盂等,均为出奇制胜之品,很受雍正皇帝的喜爱。
紫砂笔筒采用堆塑、描金、彩绘等艺术手法,将山水人物风景再现于笔筒之上。如一件雍正时期的色泥堆绘黄砂大笔筒,高17.6厘米,口径16.7厘米,白砂胎泥精细,通体设色重彩,绘通景山水风景人物;再如紫砂笔筒,利用紫砂特有的砂质,在彩绘金黄色底子上设色山水人物,描绘水乡摇橹渡船的热闹场面,小船载满客人,河面波涛汹涌,人物簇拥喧闹,热闹场景尽收眼帘,圆形笔筒中间留白,表现宽阔的河面,盈水之间,颇有千里江河之势。
利用通景构图,层层渲染,远山飘渺,山水之间,自然美景展现于笔筒之上,意境深远,应是出自造办处画师手笔。
雍正皇帝喜用玛瑙制品,其文房清供的制作,也多利用玛瑙的自然纹理巧做成各种水盛、笔洗等,颇显文雅。据雍正十三年活计档记载,正月玉作传作“端阳节玛瑙松寿同庚花插一件,玛瑙一把莲水盛一件,玛瑙福圆水盛一件,玛瑙福寿水盛一件,玛瑙福寿笔洗一件,玛瑙福如东海笔洗一件”,可知种类丰富。这些清供多以福寿为装饰题材,寓意祈福祥瑞,这是雍正时期的装饰特点。此后福寿题材成为内廷器物重要的装饰内容。
雍正时期瓷质文房清供也丰富多彩。现藏品中最具特点的有墨彩、木纹釉、青花等。墨彩,为釉上彩,是在素白胎器上描绘纹饰,经炉火烧后,白地上呈现浅淡墨色花纹,犹如水墨画效果,以笔筒、臂搁尤佳。木纹釉也是雍正时期的创新品种,其木纹釉色黄褐相间,纹理刷丝,俨然如木,极可乱真,以景德镇烧制的木纹笔筒最为成功。雍正青花瓜棱形挂壁水注,为挂瓶式,可悬挂在墙壁上,多为内廷书斋墙壁装饰,其上描绘西洋花卉和莲瓣纹,并有人头形流注,颇具新意。 
雍正时期玻璃制作工艺水平高超,可惜传世品很少,只见有笔架、笔筒、水盛等。档案也多有记载。如雍正十年,制有“呆白玻璃胎泥金画珐琅花卉水盛一件”,但尚未见传世品。又雍正九年玻璃作记载,“做玻璃笔架二十件,不要单做葛出哈夫金式样,或双桃,或如意,或挑选好样的做,记此”,但因其质地易损,存世品甚少。
雍正十二年九月做万寿节活计中所列品种,除玛瑙笔架、水盛、笔洗多件外,还有“呆绿玻璃笔架,呆绿玻璃加金笔架四件,呆蓝玻璃笔架四件”(雍正朝《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其中所述各色玻璃笔架制作精美,从藏品中也可寓目。现有一件圆形玻璃笔筒,为白套红料制成,制作精巧。还有少量玻璃水盛制品,并有楷书“雍正年制”款,也成为稀有珍品。
雍正画珐琅制品也独具特色。如画珐琅双桃式水盛,造型极为肖形,桃枝巧作握柄,通体明黄色亮丽,间饰绿叶俯仰有致,粉红色渲染成熟的果实,装饰有飞蝠,寓意福寿吉祥,并有楷书“雍正年制”款。
这一时期牙雕制品也较盛行,一般由广东购进原料,由内廷广东牙匠艺人制作,如笔架、笔筒、臂搁、镇尺、笔床等均有制品,档案文献也多有记载。如雍正三年“牙作”制有“象牙雕花笔格一件,松鼠葡萄笔架一件,”又“象牙雕鸡式笔架一件,荷叶式臂格一件,嵌黄绿石夔龙纽紫檀木镇纸一件,象牙五美重阳笔架一件”,“福禄寿象牙笔床、节节双喜象牙笔筒”。
现藏品中还有象牙管笔、笔筒、臂搁、镇尺等。据记载“雍正十二年,禁广东进象牙”(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其后牙雕制品逐渐稀有,多制成小件文房器具。   
云南鲁甸地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伤亡惨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