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广西织锦工艺:大师坚持手工织锦41年

2015-01-23来源于:网络编辑:

广西的壮锦结构严谨、图案生动、色彩斑斓,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曾为古代的贡品。如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陈列有当年由忻城土官进贡给皇帝的一幅壮锦。有坊间传说,忻城县和宾阳县都是壮锦的发源地。忻城县的壮锦生产近代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但最终走向没落。宾阳县的壮锦生产却是异军突起,如今已成为全国壮锦的生产基地。那么,到底哪里才是真正的壮锦发源地?

广西织锦工艺:大师坚持手工织锦41年

蒙如君正在织壮锦

探访篇

工艺大师坚持手工织锦41年

在忻城县土司衙门东边的一栋民宅里,56岁的蒙如君坐在一架由竹笼和木头制作的织锦机上,一梭一线地织着锦。她是忻城县4位仍在织壮锦的壮锦工艺承传人之一,而她的资格最老、手艺最精、名声最响亮。

记者来到蒙如君家时,一幅正赶工的壮锦刚织了10多厘米长。蒙如君介绍说,她所采用的工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纯手工工艺,一梭只能织一根线,穿一根线就得用梭压一次,因此“工程”进度非常慢,一幅宽30厘米的壮锦一天仅能织五六厘米长。

蒙如君年仅15岁时,就进入忻城壮锦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织锦工人。由于年轻头脑灵活,她很快就学会了传统的织锦工艺。后来,蒙如君凭着精湛的手艺及个人管理能力,被任命为忻城壮锦厂的厂长。

后来,忻城壮锦厂因效益太低,不得不停产关闭。但是,蒙如君没有放弃壮锦工艺,仍然坚持在家里织壮锦,一织就是41年。

蒙如君的付出收到了回报,她织锦技术越来越精湛,织出的壮锦供不应求。她说,她一个月仅靠织锦就能赚到两三千元。

2011年11月,蒙如君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织锦工艺大师”称号。蒙如君的作品《传统大万字锦》被中国织锦工艺陈列馆收藏。

广西织锦工艺:大师坚持手工织锦41年

蒙如君刚刚织好的壮锦,精致美丽

织锦效益低现已人才短缺

忻城县的壮锦生产近代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但最终走向没落。

据忻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樊绍光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为了保护少数民族优秀的民族产品,曾在忻城、宾阳、靖西三个县建立民族织锦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忻城县城关镇西宁街、东安街等,整夜都响起“叽嚓叽嚓”的织锦声。

1986年,英国牛津滋善组织多次来到忻城考察壮锦的生产情况,并拨款50多万元扶持资金,以改造壮锦厂及农村民间组织织锦点的设备。进行设备改进后,忻城壮锦厂年产量曾达到25万件。1989年,时任壮锦厂厂长的蒙如君被派遣到日本传授壮锦技术,并受到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

但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各行各业发展迅猛,各类纺织品层出不穷。而壮锦厂生产的被面、挂包、屏风等产品花样比较单一,且成本也非常高,其市场逐渐缩小。1994年,忻城壮锦厂被迫停产。如今,整个忻城县仅有蒙如君等4位大师级壮锦工艺承传人仍在织壮锦。

由于织壮锦的经济效益比较低,因此年轻人都不愿学习。忻城县已出现了壮锦工艺承传人“短缺”的现象。目前,当地政府正研究如何挽救这一民间工艺,让其继续传承下去。

宾阳织锦技术传自忻城

就在忻城县壮锦生产每况愈下的时候,宾阳县的壮锦生产异军突起,已成为全国壮锦的生产基地。

有传言称,宾阳也是壮锦发源地之一。对此,蒙如君予以否认。

蒙如君说,宾阳县现在的壮锦技术是从忻城传过去的,而且有颜色的壮锦是忻城人发明的,宾阳县不可能是壮锦的发源地之一。

据介绍,1935年,宾阳县的梁树英来到忻城县古逢镇,学习壮锦技术。学成后,梁树英回到宾阳并将手艺传给她的弟子,这才有了宾阳壮锦厂的诞生。

为了证实蒙如君的说法,记者又赶到宾阳县壮锦厂求证。在宾阳县壮锦厂,使用的织锦机虽然都已是半机械化,但工作原理仍是忻城的竹笼机原理,而且,织锦机上也仍使用竹笼编花。

据宾阳壮锦厂的一位老员工介绍,他们的织锦工艺的确是从忻城传播过来,经过技术改进而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广西织锦工艺:大师坚持手工织锦41年

原始的木质织壮锦机

解密篇

历史文献证明忻城为壮锦发源地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古称俚族、土族,从宋代起改称僮,新中国成立后又改称为壮。因此,新中国成立前民间称壮锦为“土锦”、“僮锦”,新中国成立后才改为壮锦。

《庆远府志》记载:土锦各皆有,永定、忻城精致。

据历史文献记载,忻城县是最早生产壮锦的县份之一。忻城县的壮锦最早生产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忻城莫氏宗谱》记载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第三任土官莫鲁就在《官箴初训》提出“锦可学制”;嘉靖年间(1522—1566年),第十任土官莫宗诏的妻子提到“不衣绮罗,惟勤纺织”。

由于当地历代土司都非常重视发展壮锦,织锦技术越来越精湛,其规模也越来越大。据明代魏睿在《西事珥》中记载:“万历年间,有龙凤花纹图案的僮锦已成为贡品。”而龙凤花纹图案的壮锦,就产于忻城。道光八年编的《庆远府志》(庆远府在现在的宜州市)记载:“忻城土县岁供土锦四色,长达二十端,装饰银四十六两一钱,由府解盐法转呈。”第十二任土司莫猛(字怀仁)“献图纳士”,精选了8幅“龙凤戏珠”、“狮子滚球”等花纹图案十分精美的土锦作为贡品。

至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忻城织锦达到最鼎盛时期。举人莫震在《忻城竹枝词》中这样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十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临鸡乍唱停梭后,又听砧声杂臼声。”

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刘慧介绍说,诸多历史文献均可证明,当年忻城生产的壮锦是作为贡品的。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内陈列的一幅壮锦,其产地就是在忻城。综合各方面资料,忻城县被学术界认定为壮锦的发源地之一。虽然宾阳现在已成为了壮锦的生产基地,但是宾阳的壮锦技术是从忻城传过去的。而且,宾阳也不是壮族的聚居地,学术界从未认定过宾阳是壮锦的发源地之一。因此,宾阳是壮锦的发源地之一的说法,纯粹是坊间传言。

广西织锦工艺:大师坚持手工织锦41年

莫曼织壮锦的铜像

明代手工艺人莫曼是五彩壮锦鼻祖

刚开始,壮锦的色彩非常单一,仅有黑白两种颜色。至明代,忻城的手工艺人莫曼将织锦的技术升华后,才有五颜六色的壮锦问世。《忻城县志》及乾隆九年(1744年)出版的《莫氏宗谱》(注:忻城县莫氏土司的族谱)均有关于莫曼发明彩色壮锦的记载。

莫曼生活在忻城土司莫鲁执政时期,出生在忻城县板河村委内城屯,出生及死亡年月不详。据《忻城县志》记载,在莫鲁执政期间,忻城县织锦已非常盛行。莫曼10多岁时,已经跟父母学习并掌握了织锦技术。有一天,莫曼上山捡桑叶时发现,在晨光的照射下,蜘蛛网上的露珠折射出了五彩斑斓的颜色。于是,莫曼回到家后便冥思苦想,用五彩的线为纬,原色细纱为经,最后发明了五颜六色的壮锦。

随后,莫曼设计出了狮子滚球、凤穿牡丹、双龙戏珠等图案的壮锦。她织出的彩色壮锦非常畅销,外地客商都主动登门订购。

莫鲁的妻子得知莫曼能织出彩色壮锦,便邀请她到衙门里传授技术。莫曼很大方,除了到衙门传授技术,还传给了其他乡亲们。从此,忻城的壮锦名扬四方,织锦的生产规模也迅速扩大。

莫曼年轻漂亮,除了掌握精湛的织锦技术外,唱山歌也特别好听。于是,有一些别有用心的歹人欲抓莫曼送进宫里,献给皇上。莫曼不从,被坏人追捕后,与情郎逃至县城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居住。后来,歹人找到了莫曼。在山崖边,莫曼和情郎奋勇与歹人搏斗,结果双双被害。后人为了纪念莫曼,称该岩洞为“莫曼岩”,并沿用至今。

近两年,为了纪念莫曼,忻城县在莫曼的家乡修建了东门广场,并给莫曼塑造了一尊铜像。

云南鲁甸地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伤亡惨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