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传承人钟连盛:景泰蓝的春天来了

2015-07-23来源于:北京晚报编辑:雨露

编者言:

北京的国都史已近900年,历代王朝都会从全国各地招募能工巧匠到京城为宫廷服务,久而久之,形成了浓郁的“京作”地方特色。在这众多的艺术品种当中,玉雕、景泰蓝、牙雕、雕漆是典型的“宫廷工艺”,它们与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一起,被誉为“燕京八绝”。从今天起,本版特开设“编辑走基层,寻访燕京八绝传承人”专栏,编辑将通过深入一线,与“燕京八绝”传承人“无缝”接触,挖掘“八绝”背后的故事,探索“八绝”的传承发展之路。

爬上橡树“看”枝叶

我从小喜欢美术,在少年宫“深造”过,班里每次出板报、学校各种大型活动的布置,都少不了积极参与。

1978年,15岁时初中毕业,面临着一次人生路途的抉择,我当时对未来的设想是能上美术院校,可那时高考刚恢复不久,供选择的美术学校很少,就在这时,北京珐琅厂为适应时代发展开办了技校。老实说,家里人没有搞珐琅的,自己也搞不清景泰蓝的奥妙所在,只是听说在技校里能学画画,便毅然投身报考。进了技校,我算是比较刻苦学画的吧!一有机会就外出写生,有一次在十三陵为了观察叶子的形态,不小心爬上了橡树。橡树粗壮高大,叶子的纹络很有特点,可树越高危险性越大,自己把安全都忘了。后来听说,不知内情的人还奇怪一向沉稳内敛的钟连盛同学怎么如此“淘气”?三年的技校生涯让我的画技有了一次飞跃,不仅全面地学习了中外绘画基础、中国历代传统纹样,积累了丰厚的传统文化素质,而且接触到了当时较为先进的设计理念,过去学习景泰蓝的工艺技法,都是采取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模式,实际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缺乏。我们作为景泰蓝设计制作的新型后备人才,在理论知识方面有了深厚的积淀。

三年学成还不能独当一面,我们又被分配回到了工厂。我一头扎进车间,从最脏最累的手工环节干起,有人为“高材生”感到惋惜,可我丝毫没有大材小用的失落,相反觉得实践是自己急需补上的一课。

景泰蓝是一种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工序繁复至极。从设计造型到制胎、掐丝、点蓝、到烧制、磨光需要100多个工序。其中,掐丝是整个景泰蓝工艺中最“魔幻”的一道。因为一般人很难想象这么复杂多变的图案,是用专用的镊子将铜丝掰出花样,再一点点粘上去的。最小的图案不过是毫厘之间,但制作者却要花几个小时的工夫。

初期,自己没少受“掐丝”的苦。因为有的花瓣最前方是略微嵌进去的,或是凸出的,弧度非常小,小到只能用指甲尖使劲顶进去。为了学会这招,我常一手拿镊子,一手用指甲反复练,最后,大拇指都被挤出血了。那时我特别渴望得到把钢镊子,我们实习生用的铁镊子易变形。直到我作出的图案让掐丝师傅很满意,师傅才奖励了我一把钢镊子,这让我高兴得如同中了大奖。

那个时候景泰蓝设计第一人钱美华大师正在珐琅厂任总工,我至今也特别喜欢钱大师的作品,尤其是钱大师的经历和对艺术的孜孜追求对我的震动特别大。钱大师是林徽因的学生,为了林先生临终前的一句嘱托:景泰蓝是国宝,不能失传啊!钱美华把毕生精力投入到了这个行业当中。新中国成立之初,故宫里收藏了不少景泰蓝珍品,为了学习传统技法,她让人把自己反锁在故宫库房里,一临摹就是一天。故宫里没暖气,冬天,手冷了就搓搓,笔头冻上了,就用嘴哈哈气。大师的敬业精神成为我们年轻人前行的动力,在景泰蓝处于低谷的一段时期,我也没有心生旁骛,丧失信念。如果钱大师地下有灵,景泰蓝艺术又在一代人身上传承发展,也会含笑九泉的。

“喷水池”被分割成八十五块

1984年,我考入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学习装饰绘画专业。毕业后却是景泰蓝的严冬期,我回技校当过老师,后回到厂里进入新厂品开发部。景泰蓝为什么会遭遇严冬?我感觉,景泰蓝的生命在于创新。一段时间,景泰蓝曾被叫“景泰滥”,不仅因为小作坊蜂起,粗制滥造严重,还因为设计观念严重滞后。必须赋予景泰蓝时代的特色,与时俱进,必须立足传统,开创进取。

云南鲁甸地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伤亡惨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