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品味脱俗的高雅雍正——珐琅彩瓷器

2014-12-10来源于:新浪博客编辑:灵蓉

7月16号去上海看戏,忽然想起已经好久没去上海博物馆了,心中着实牵挂那只精美绝伦的雍正珐琅彩竹石碗,于是下了车直奔上博瓷器馆,去探望一番。

小时候对雍正的印象完全来自于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江湖三女侠》,书中的吕四娘、冯琳、冯瑛属于绝顶高手,飞花摘叶的武功让人钦慕万分,雍正则是个专门用血滴子四处暗杀异己的阴险凶残的暴君。

后来接触了一些史料,特别是1998年看了电视剧《雍正王朝》,完全颠覆了我对雍正的印象,剧中的雍正,是个勤政爱民的皇帝,每天忙着批奏折、发脾气,不分昼夜、累死累活地当皇上,还要防着别人夺权而不得不采取铁血政策,因而不被人理解,留下千古骂名,他似乎并没有什么生活情趣和艺术修养。

而上博的这只瓷器则让我认识到雍正的另一个侧面——他还是个文化造诣和艺术修养高深之人,他竟然也有闲情逸致,有点“不务正业”地去亲自鼓捣瓷器,留下了超凡脱俗的无上妙品——珐琅彩瓷器。

珐琅彩瓷器是从清朝康熙年间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其创作构思大概来源于北京的景泰蓝。景泰蓝是在铜胎表面施画珐琅釉,即“铜胎画珐琅”,珐琅彩则是在瓷胎表面施画珐琅釉,即“瓷胎画珐琅”。康熙间,由于工艺技术的限制,在瓷胎釉面上还无法很好地用珐琅釉写字作画,所以康熙珐琅彩都是内有釉外无釉的作品,直接在无釉的瓷胎素面上施画珐琅釉,器物表面缺少莹润如玉的感觉。
到雍正间技术上取得突破,攻克了在瓷釉表面再上珐琅釉的难题,珐琅彩获得突破性进展,并一跃而成瓷器极品。至乾隆时,粉彩技术取得突破,赢得乾隆厚爱,珐琅彩因此逐渐淡出而让位于粉彩,是故雍正珐琅彩成为珐琅彩之极品。
雍正继承了康熙的爱好,对瓷器有着近乎疯狂的痴迷。一贯勤于政务、堪称日理万机、忙碌终日的他,却分出极大的精力,亲自过问瓷器事务。因景德镇路途遥远,雍正干脆指定景德镇只进献素白釉瓷器,并在皇宫内设立瓷窑试验烧制珐琅彩,他亲自选定图样和题诗、指派宫廷画师高手作画,甚至连红色印章的颜色深浅都亲自过问。正是由于他的鼎力支持,珐琅彩才在技术和艺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雍正一朝留在中国艺术史上的伟大遗产。
雍正珐琅彩瓷器,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画为宫廷画师高手所作,诗从历代诗词佳作选出,书亦由画师中书法高手所写,印亦为高手所制,相得益彰,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山水、竹石瓷器,画面清新淡雅,瓷面温润如玉、所有这些诗书画印均由雍正亲自选定,显示出雍正高雅脱俗的品味。这些作品实际是把传统国画直接移植到了瓷器上面,这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开创性举措。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同时也是第二个异族王朝,有清一代的各位帝王均显示出极其深厚的汉学功底,尤以康熙、雍正、乾隆三者为最,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诸位君王,对汉族的诗词曲赋、书画瓷器有着五体投地般的崇拜,而瓷器则成为表达这种崇拜的最佳方式,所以康、雍、乾三帝都对瓷器投入了极大的心力精力和人力物力,使得中国的瓷器技术和艺术双双达到巅峰。
上海博物馆所藏竹石碗堪称存世雍正珐琅彩中最为高雅的一只。画面上丛竹疏密有致,以墨色浓淡表现竹子的远近,给人以强烈的空间感和层次感。竹下巨石局部以线条勾勒外形,局部以皴擦表现外形,再加以苔点,很好地表现出山石的阴阳向背。碗的另一面则为题诗“色连鸡树近,影落凤池深”,字体清秀文雅,与画风相得益彰,并有“风彩”、“彬然”和“君子”三方印章,整个画面由此而显出清新脱俗的风格。
“色连鸡树近,影落鳳池深。”出自唐代诗人卢象的《和徐侍郎丛筱咏(一作蒋涣诗)》,原诗为:“中禁夕沉沉,幽篁别作林。色连鸡树近,影落凤池深。为重凌霜节,能虚应物心。年年承雨露,长对紫庭阴。
这只碗放在墙壁展示柜的一个角落里,却是题诗朝外。从1997年8月1日第一次去上博,进进出出不下几十次,却一直没能得窥全貌。我至今也没有想明白,这只碗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竹石图画面,但展示柜中却把题诗朝外,每次去看都对着碗背的竹石图望洋兴叹。每当我勾着脖子、脸贴着玻璃想尽量看到更多画面时,都会引起保安人员的紧张注目。
云南鲁甸地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伤亡惨重。..[详细]